tags: 病因 痰饮
pages: 137
痰饮的形成,多因外感六淫,或内伤七情,或饮食失宜等,导致脏腑肺、脾、肾、肝及三焦、膀胱的功能失调,气化不利失司,水液代谢障碍,水液停聚而形成水湿痰饮。
如外感湿邪,留滞体内;七情内伤,气郁水停;恣食肥甘厚味,湿浊内生;血行瘀滞,水液不行等。饮食因素,与痰饮的形成密切有关,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·痰饮》
指出:“盖痰涎之化,本由水谷,使脾强胃健,如少壮者流,则随食随化,皆成血气,焉得留而为痰。惟其不能尽化,而十留其一二,则一二为痰矣;十留三四,则三四为痰矣;甚至留其七八,则但见血气日削,而痰证日多矣。”
由于肺、脾、肾、肝及三焦、膀胱等脏腑对水液代谢均具有发挥着重要作用,其功能失常是水湿痰饮形成的中心环节,故水湿痰饮的形成,多与肺、脾、肾、肝及三焦、膀胱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。肺主宣发肃降,为水之上源,如肺失宣降,水道不利,津液输布失司,则聚水而生痰饮;脾主运化水液,为制水之脏,脾失健运,水湿内生,可以凝聚生痰;肾主水,肾阳不足,水液不得蒸化,也可停而化生痰饮;肝主疏泄,主调畅一身气机,若肝失疏泄,气机郁滞,津液停积可为痰为饮;三焦为决渎之官,是水液运行的通道,若水道不利,津液失布,亦能聚水生痰;膀胱气化失司等,均可导致水液代谢障碍,或湿凝,或寒凝,或气滞血瘀津停,或燥热虚火煎熬津液,而形成水湿痰饮。因此,凡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之脏腑功能失调,以及所有对津液代谢有影响的致病因素,均可以导致水湿痰饮的形成。